最低工資是近年一個熱門的話題,終於都正正式式的實行,
的確,針沒有兩頭的利,但我個人仍是同意最低工資的,
原因是近這十多年,香港的物價都提升了不少,特別是樓價租金,
而個人入息卻多年沒有多大的分別,十多年前一個譜通的非大學
畢業生起薪點,跟今天仍是差不多大約是七八千元,而近技術勞工
更十年來沒有多大分別,雖然香港過去面對過亞洲97金融風暴、
01-911事件、03沙士、08世界金融海潚...每每都只是樓價、
股價先回復,但不知為何的,低下層的朋友總不會受惠,
當整體經濟未全面回復,但租金不斷的飛升,做老闆的都很難,
交得租金來沒錢加人工,感覺真的有點殺雞取卵,
「總會有一天、金錢大歸邊」,這樣的社會,大地主亦終倒台.......
話又分兩頭,工資的實行卻又再弄至滿城風雨,有無良的顧主
天機算盡,找方法去左cut右cut來配合;因指引不清,亦有良心老闆
以為自己巳高於最抵工資;當然,有朋友亦對我說,若以工作效率計,
他公司巳給了最抵工資多年了......
事情是這樣的,如星期六的新聞節目所說,現代人總機不離手,
不論是否i系的產品,人人不論在車上、在進餐、怎至.....在工作中,
玩弄這些智能產品把人人的工作智能減低:
曾在之前,與一朋友傾談,近日有點壓力,怕被公司怪罪於他,
因他的公司近日流失了不少客戶,原因是他的團隊都忙於智能世界,
有客戶要求的文件,同事因忙於MSN, Skype而遲了回覆客戶;
有客戶要求的完功時間,同事回覆客戶太急亦太忙不可能,
事實是這同事邊做邊玩facebook, 微博;更什的是朋友的上師,
來要求他的同事幫忙,那同事亦說太忙未能幫忙,但最後給
這上師見到這同事一半時間在玩iPad,一半時間作是工作;
上師對我朋友說:「你的團隊應該可以由八個人減至四個人,
因你的隊員平均每人只有50%的工作效率!」
我發覺,這些科技除了方便了我們,亦改變了我們,
包括我自己,回想起來,我自己的工作效率都好像跌了,
是時候反醒一下,自己不是拿最低工資,但或許做了最低效率。
早前看了一個外資公司的故事,曾有一個世界級速遞公司,
當年推廣的是快、準!因此,亦給員工合理的工資及福利、
有合理工時及薪酬、有飯錢....等等,然而,卻仍不能達標,
原來,人是有墮性的,所謂做又36,唔做又36,
機場上的搬運工人心想,反工都是同樣的工資,慢慢做就是慢慢做,
結果弄至每班機都上不足貨或遲飛;後來,公司領導層把工資改為:
以每一班次貨滿起飛為計算方式,不論工作時間長短,此舉,
令速遞空運效率急速提升,員工們快手快腳,把工作完成放工去也!
結局是:公司的快、準達標,員工們工時變短,相對時薪變高。
我不懂管理,我不懂經濟,只是以一個普通市民的心態下,
若一個清潔工人,以清潔街道的數目來計算薪金,
或許,這是另一可使工人們多點工資?或少點工時?的方法,
當然,亦在於工人們不會隨隨便便了事,否則亦會有大問題,
這,就是我們本身人的素質、責任感、自發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