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2011 的啟發

2011年,很豐富的一年,世界發生的事多得很,有喜有悲,啟發性很大,
對我個人來說,不得不學「今日師奶啲」入面嘅金句:我真係學咗好多嘢。

從前的我,可算是宅男,每工作完即跑回家繪畫,2011年,
機緣下,結識了數以百計的新朋友,來自不同的行業領域,
不但把我從家中宅男拉出來變成一星期總有一兩天在外與這些新朋友見面,
最大的得著,從他們的身上,學習到不同的知識、經驗、態度等,
令我再一次明白到,更深深的感受到,努力、投入及對自己的交待,
我們要學懂不應單一的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感、權力的虛榮感,
一個很啟發很醒覺的一年。

2012年,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比過往的更有動力去感受.去開發新的發展路向。
祝願大家亦能得到開心安慰的新一年。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魚湯浸桂花魚肉勝瓜

   
   原先同爹媽出街食飯,不過天氣太熱又怕落雨,
   都係番屋企煮比爹媽食啦。
   其中一味主菜係魚湯浸桂花魚腩肉勝瓜。



   買咗條好肥美嘅桂花魚,有成差不多兩斤。


   將桂花魚起肉....


    橫切三份,再轉直切小段。


   其他材料有:蓎芹、勝瓜、秀珍菇,
   至於魚頭,我會用豆豉辣醬蒸咗佢。


   起咗肉嘅魚骨,用嚟煲咗個魚湯備用。


   魚腩肉用少少鹽同豆粉調一調底味....


   再煎香魚腩肉備用。


   煲熱魚湯放入勝瓜秀珍菇煲一煲,
   最後加入蓎芹同杞子加上蓋就食得喇。


   桂花魚腩起肉去骨,啱小朋友同老人家!!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海上扒龍船,岸上有人睇


「海上扒龍船,岸上有人睇」呢句說話,係我媽媽從小教我嘅,
意思係,你係海上面扒龍船嘅時候,岸上嘅人會睇得好清楚,
邊個盡力,邊個揸流灘,的確,工作咗二十年嘅自己,
由係不同情況下當過扒龍船同觀眾嘅身份.........

當要做計劃書,又或者約會相關人仕作腦震盪會議,
若然沒有做好準備,沒有把工作指引了解看清,
便草草了事去開會,必會被別人看穿,有否盡責盡力,
一目了然。

任何行業有經驗的人,對身邊的後輩或下屬,
就是那些岸上的觀眾,我們若是後輩或下屬,
有否吞卜,揸流灘,亦是一目了然。

因此,我經常以媽媽此話,去盡力擔當中位扒龍船的人,
當然,我必需承認,當中亦有不少被看穿的吞卜流灘,
只是,比例上我必要控制在盡力比流灘多的情況,
否則,觀眾必然一天比一天少的,朋友,共勉之!!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不進則退


不進則退這句話可算是老土話但又來得很真確,特別在此時此刻,
著實,要在現今的香港,經濟歸邊,先不要說怎麼大展拳腳,就要有安定的生活,
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不進則退更是變得重要。

或許,你會想,一個速遞員,只要定時把稿件送到,
斷不用怎麼與時並進吧!

但問題是,要不斷在社會中有競爭力,有存在價值,
就必要不斷有進步,

一個演員,演技十年如一,不會片約不斷;
一個歌手,巳不能一曲走天涯;
一個廚師,亦不能一餸走天涯;
一個的電腦程式員,必需不斷追學天天不同的科技;
一個畫家,技巧與創意要不斷突破;
一個設計師或廣告人,要不斷追上市場的變化;
一個的職業師機,要不斷學習認知新道路;
一個老師,亦需要追上每年在變的教學方向;
...........

若然,今日我們仍有份工,對前路沒有危機感,可以日日hea住番工,
又唔進修或多睇有用的事物,提升自我的生產力,那總有一天,
不知不覺的被別人追上, 特別是我年紀越大,面對比自己年青,
更快手,更有勁,更多新智識的新進......

認識一些朋友,曾經有點兒的賣點,便以為可以食老本食過世,
感覺好像冷水煲青蛙,不知不覺被煮熟..........

的確,我是很怕,真的很怕,怕了廿年,怕不進則退,
有朋友話我沒膽,有朋友話我太擔心,有朋友話我做人並不應只是工作,
我同意,我明白,但在城市生活的人,工作的雖不是最重要,
但為了要家人有安樂茶飯,便先要有安定的工作,但保持安定,
就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雖然老土,但朋友,這是我的真心話。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La Parole 社會企業x美食x慈善


今晚有幸多得枊生帶領下,去品嘗一頓美味晚餐之餘,
更能多加了解社企原來亦可美味,對,若閣下曾經聽過
Leonidas Chocolates&Cafe 這一知名社企朱古力品牌,
今次位於上環文咸東街22-26號柏廷坊3樓的La Parole
又是這一對心地善良又親力親為的黃生黃太的最新計劃。


Benji's 庭恩兒童中心,主要為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及
其家庭提供服務,而上述的朱古力店及這一家餐廳,
就是支持著這兒童中心運作的美味社企,
不要以為社企沒有做餐廳或美食的能力,相反,
黃生黃太本就是出色的餐飲業經營者,只是滿有愛心的
他們把這餐廳所得都拿去幫忙別人,在現今金錢及享樂主義
的社會中,他們絕對值得尊敬。


我不是美食家、食評人,因此不懂如何用文字把美食
寫得活靈活現,但我仍很想分享這一間有享用美食又同時
在做慈事的好地方吧。La Parole主要提供法國菜,
而他們的年青主廚Mr Eric Taluy, 有在法國米芝連餐廳的經驗,
更曾在上海世博中擔大顯身手。


今晚的第一道頭盆是龍蝦,輕輕聞一聞,
有一點很香的燒烤味傳入鼻中,未放入口
巳先感到很滿足的香味,龍蝦肉質很結實,
而龍蝦的鮮味亦保留得很好。



湯是黑松露蘑菇湯,很大片的黑松露,
並不是一般的給你看到的只是幾點的「黑」松露碎,
當然,你要喜歡蘑菇湯才好點這個,因湯的蘑菇味亦很香濃。


主菜有多款選擇,我點了羊,驚喜的是配菜的炸薯亦很美味,
薯蓉配合了一點的調味及配料再炸成巨薯條,外面香脆內裹軟滑,
而羊架的肉質很不錯,我個人很喜歡羊肉那一份膻味,當然,
Eric亦把這一份膻味處理得很大體,因膻味不算太濃,
只在有少許脂肪及左近的部份會較膻一點,這樣,
對於喜歡羊而又不大喜歡膻味的朋友會剛剛好,但我個人會喜歡再膻一點。


旁邊的朋友點了魚,他更分了一點給我試,
我一向覺得魚還是中國式的蒸魚最美味,西方的魚都靠醬汁,
但這一味魚煎得不錯,有一點點薄薄的黃金脆皮,
有趣的是魚肉比我想像中的多了淡口,有一點點我們蒸魚的鮮味。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我不是太懂太歡喜甜品,
所以很對不起,未能作詳細的推介,
但單從外觀相信都會令喜歡甜品的朋友開多個胃。


午餐大約百多元,而晚餐有三種選擇:
三度菜式:前菜、主菜及甜品 HK$ 380
四度菜式:前菜、湯、主菜及甜品 HK$ 428
而廚師推介,由當日的材料的主廚精製,及多一款前菜,約六百多,
若你想請客或與朋友共進晚餐,享受美食美酒之餘,
同時為社會做點慈事,這絕對是一個好選擇。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短炒或長線


與伍家謙的對話
在一叉姐的微博一周年party中,與你的新聞報導員伍家謙對話,
談及他的「娛樂太多,興趣太少」這話題,繼而談及尋找工作的價值觀...


工作的短炒起步點
在大部份家長的期望下,都會指引著子女讀怎麼科目會有前途,
但往往,這前途被轉化成「錢」途,因而,一些七八十年代大眾所認為
會較有賺錢能力的行業如醫生、律師、會計師,至近年的地產、金融,
都是不少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更變成一般人的價值觀:
就是一開始踏入社會工作即問的入息起點,加薪機會這等「錢途」問題,
結集成一種以有多快的搵錢機會的急功短炒價值觀。

發展出這一種的價值觀當中或許包括了某些原因,社會發達,容易有有比較之下,
人自然追物質追求會變得有更大的內心影嚮,另政府的福利、保障、政策等,
令市民未能有安全感之下,亦希望快一點多找個錢給自己多一點的自我保障。

長線遠觀的興趣起步點
與家謙的對話,我們不約而同的相信,若我們能先對所選的學科或工作感興趣,
有投入、認真及努力的話,其實老土的一句:行行出狀元,絕對是真確的,
就以家謙的一位親友為例,當人人報讀一些大路一點的學科時,那位親友選讀了
一科相對沒有太明確前景的學科 - 美術史,特別在香港這以金融地產為主的地區,
但能說的是,到今天為止,那一位小朋友,經過多年的努力,投入,
成為獨當中面的「画框修補師」:一個很專業的工作!

或許,有些人仍會說,修補画框能找多少錢?
我敢大膽的說:生活一定不成問題,更是一種專業!

老實的說,其實很多不同的行業,都可以做得出色和專業,
只是這些行業,或許都要經過較多的時間去建立經驗及自己的專業:
如作家、畫家、修車改車、大廚、造衫、舞台表演者.....數之不盡的,
都一樣可以有前途,有生活,有專業,有尊重!

如家謙所說,若我們多一點從自己的興趣出發,
不要太在意最初的得失,凡事先用心,從心出發,
自然,會在自己喜愛的興趣中發展出一番事業。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理想之價值


從小到大,從讀書到工作,都會有很多機會談及理想這話題,
讀書時的作文功課中,必會有「我的理想」這題目,
到畢業或升學選科的話,亦會考慮到理想與興趣這問題,

與一班熱血繪畫人見面,談及理想,繼而令我有所感想......

不論在與友對話,看雜誌訪問,看電視的訪問,或比賽的參賽者的說話,
每當所提及的理想是以下這一類的說話:

「我很喜歡唱歌,能夠在別人面前唱歌,我便開心!」
「我希望能有天成為獨立繪本家!」
「我很想做個作家!」
「能推動多一點人去懂我這門興趣便好了!」
「錢並不是一切,希望能找到足夠基本生活的錢之外更能有滿足感!」
「雖然現在很辛苦,但我不會放棄我的理想」
.........之類之類........

當我們的理想夢想是一些非大路主流的,或是不容易成功,不容易膁錢的,

總會發現或聽到這某些評語:

「不切實制!」
「咪成日發白日夢啦!」
「肉麻!」
「搵唔到食架!」

相反,或許,若我們說:我的理想是當中個出色的醫生、律師、生意人....
則較少會有人會反對或有以上的反應,為何會這樣的呢?

但,更有趣的情況,當這些人若有一天真的成功地做到一個出色的
畫家、繪本家、歌手、作曲家、作詞人、樂手......
又會有些人會說:
他成名了,怎麼都講錢;
他成名了,但現在沒之前的作品好看,太多商業作品喇;
難道,這一類的人就是只可以有夢想,不能飽肚?

有趣,我們不會說醫生收錢太商業,我們不會說律師太市儈,
但若在這一班有夢想的人刻苦地為理想進發的過程不被明白、欣賞及支持,
當發展至有點成績的時候,或許會有些品牌或商業活動的合作機會、
為何又要在這個時候說他們太商業太現實。

當堅持理想但沒有太大收入時被說不實在,發白日夢;
當有成績時被說太現實,市儈,
若說理想是當醫生,律師,基金經理是有大志,
若醫生,律師,基金經理收取的金錢是專業,
那一個追求滿足感,追求做一些表達人性.感性的工作的人,
為何是沒有大志?但又為何當他成名搵錢又說市儈?
熱血不用供養父母?熱血不用交租?熱血不用開飯?

我不夠熱血而未能全程投入理想,
我亦不夠專業而沒有賺大錢,
只是仍會買飛支持有熱血的音樂人,表演者等,
買繪本家的作品,明白他們的商業活動,
其實,其他的大路工作在大錢背後亦可有心,有火,
相反,熱血理想的人,在追尋夢想背後亦要膁一點錢生活吧!
有火,有理想,有夢想的朋友們,請你們堅持!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打困籠


基本中打困籠
有些遊戲是考我們解困,但往往就是打困籠。
就像今天的香港,十問題九個解決方法,
加上每一個解決方法引發另一個問題沒完沒了的.....

不知從何開始的,我們的理財政策越來越似必利痛,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六千元的一個用錢來減低市民的怨氣,
而事實我長遠問題、計劃卻一點都沒有點子,
我只笨笨的想,每人派的六千元加起來有四百多億,
分二十年用,每年都有二十多億,或許分開四份,
醫療、教育、老人福利、幫助低下層,每方面都多五億用,
不過,事實又係咪咁理想咁簡單,我真的不懂。

而這困籠,慢慢引發更多的問題出來,
首先是我們的中下基層市民真的有需要去幫助他們,
市民的福利,老人的問題的確存在,政府要一一解決,
就先必要有安穩的收入,增加鋭收引發大遊行,
政府最後只有繼續以高價賣地來保持收入,
弄至今天的麵粉貴過麵包,紅磡最新賣地成交一萬蚊呎,
假設建築成本四千,發展商mark up千幾,咁又要賣萬五六蚊呎,
之前元朗賣地成本都四千蚊呎,即係又要賣六千蚊呎,
地貴、樓貴、租貴,弄至小商戶都不能生存,
同時,亦令致租得起的商戶都要加價或在其他地方節流,
如品質、服務、人工....等等,最後結局就是財富轉移,
基層生活成問題。

最低工資加困籠
最低工資本來的目的是令基層市民有回一點兒的生活基本水平,
但今天的最低工資,把香港的困籠變本加勵。

行業結構問題
先出現的問題,是令不少行業結構轉變,如以往的所謂學徒,
就在星期六,有一髮形店,把所有的負責洗頭的員工都炒去,
原因是,以最低工資八千左右計算來請一個還要訓練的學徒,
理髮店或許實在付擔不了,類似的行業如車房學徒、麵包學徒...
學徒本來是一種給沒有讀書興趣的人有機會學一門手藝的方式,
但最低工資把這種方式推番。

計算方法問題
以一個送稿員,若以HK$28 x 9個鐘 (朝九晚五) x 30日,
即大約HK$7,560一個月,若以此作月薪計,即刻出事,
因為大月是31日的,計起嚟變咗HK$27個鐘,唔夠數,
需知現今香港無乜幾多行業有OT錢,但又無乜幾多行唔洗OT,
一個唔該,送稿遇上交通問題,遲咗半個鐘,除又會唔夠數,
另外,以31日計的話,即月薪要HK$ 7,812蚊。
最後,計唔計有薪假呢?計唔計OT呢?計唔計飯鐘呢?
呢啲問題因此而出,不知會否最後月薪都會變月月計,
二月計廿八日、小月計三十日、大月先計三十一日?

另外,我有一個朋友,他是沒有底薪的,但有時計花紅時可以是一出便十數萬,
但亦會有時整個月都沒有生意、或是未完成的交易,那個月便一蚊都沒有,
那又算不算低於最低工資?

老闆的算死草問題
為不用增加成本,不少超市都轉提早收半小時,有快餐店把員工工時減少,
亦有轉時薪計不計飯鐘假期的,顧主都費盡心思以免提高成本。

員工的偷雞問題
亦有機會有些員工會以此為計,把本應可以兩小時完成的工作,
弄至三小時完成,會增加工時換取更多工資。


成本轉移引至通漲問題
不少的最低工資引至的成本高漲都很快地沒有商量下轉移至用家身上,
如大廈管理費,以我為例,住家的隨便都增加HK$150,
office更增多HK$1,500,睇個醫生又由二百四加到二百八,
快餐店靜靜地兩蚊兩蚊咁加,乜都加之下,但係並非每種行業都可以加,
就連律師,我仍可找到不少六千蚊一年的顧問套餐,免費出信!

以這種成本轉移加價潮,最後基層雖然工資多了點,
但最後面對這種變相通漲下,或許,最後生活一樣沒有改善


解困籠

的士加價,原先為的是的士師機的收入,
但還未實行,的士行又即刻話加租,咁加咗嘅只係比咗的士行?

電車加價,雖然只係幾毫子,用嘅借口竟然係:如果唔加,安全問題、
系統問題同舒適度都不能改善,吓?唔加唔安全?我真係想問:你大我呀?


有些時候,遇上交通打困籠,左線右轉因有車在中間頂著,
向前的又給右線左轉的頂著,對頭線又給左線頂著,
看似一個解不了的結,細心的去想,去看,
原來,我個很多時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先行,
著著都在要求別人給予我們怎麼怎麼,但卻沒有想過我們可以做些怎麼,
所謂,大有大貪,小有小貪,打困籠的源頭是人人都以自己行先,沒有一個願退一步,
若然,我們都願以大局為重,大企業願意給多一點兒企業良心;
老闆多點為員工設想;員工亦不要跟公司事事計較去努力,
總會有解困一天。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最低工資vs最低工效


最低工資是近年一個熱門的話題,終於都正正式式的實行,
的確,針沒有兩頭的利,但我個人仍是同意最低工資的,
原因是近這十多年,香港的物價都提升了不少,特別是樓價租金,
而個人入息卻多年沒有多大的分別,十多年前一個譜通的非大學
畢業生起薪點,跟今天仍是差不多大約是七八千元,而近技術勞工
更十年來沒有多大分別,雖然香港過去面對過亞洲97金融風暴、
01-911事件、03沙士、08世界金融海潚...每每都只是樓價、
股價先回復,但不知為何的,低下層的朋友總不會受惠,
當整體經濟未全面回復,但租金不斷的飛升,做老闆的都很難,
交得租金來沒錢加人工,感覺真的有點殺雞取卵,
「總會有一天、金錢大歸邊」,這樣的社會,大地主亦終倒台.......

話又分兩頭,工資的實行卻又再弄至滿城風雨,有無良的顧主
天機算盡,找方法去左cut右cut來配合;因指引不清,亦有良心老闆
以為自己巳高於最抵工資;當然,有朋友亦對我說,若以工作效率計,
他公司巳給了最抵工資多年了......

事情是這樣的,如星期六的新聞節目所說,現代人總機不離手,
不論是否i系的產品,人人不論在車上、在進餐、怎至.....在工作中,
玩弄這些智能產品把人人的工作智能減低:

曾在之前,與一朋友傾談,近日有點壓力,怕被公司怪罪於他,
因他的公司近日流失了不少客戶,原因是他的團隊都忙於智能世界,
有客戶要求的文件,同事因忙於MSN, Skype而遲了回覆客戶;
有客戶要求的完功時間,同事回覆客戶太急亦太忙不可能,
事實是這同事邊做邊玩facebook, 微博;更什的是朋友的上師,
來要求他的同事幫忙,那同事亦說太忙未能幫忙,但最後給
這上師見到這同事一半時間在玩iPad,一半時間作是工作;
上師對我朋友說:「你的團隊應該可以由八個人減至四個人,
因你的隊員平均每人只有50%的工作效率!」

我發覺,這些科技除了方便了我們,亦改變了我們,
包括我自己,回想起來,我自己的工作效率都好像跌了,
是時候反醒一下,自己不是拿最低工資,但或許做了最低效率。

早前看了一個外資公司的故事,曾有一個世界級速遞公司,
當年推廣的是快、準!因此,亦給員工合理的工資及福利、
有合理工時及薪酬、有飯錢....等等,然而,卻仍不能達標,
原來,人是有墮性的,所謂做又36,唔做又36,
機場上的搬運工人心想,反工都是同樣的工資,慢慢做就是慢慢做,
結果弄至每班機都上不足貨或遲飛;後來,公司領導層把工資改為:
以每一班次貨滿起飛為計算方式,不論工作時間長短,此舉,
令速遞空運效率急速提升,員工們快手快腳,把工作完成放工去也!
結局是:公司的快、準達標,員工們工時變短,相對時薪變高。

我不懂管理,我不懂經濟,只是以一個普通市民的心態下,
若一個清潔工人,以清潔街道的數目來計算薪金,
或許,這是另一可使工人們多點工資?或少點工時?的方法,
當然,亦在於工人們不會隨隨便便了事,否則亦會有大問題,
這,就是我們本身人的素質、責任感、自發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