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從讀書到工作,都會有很多機會談及理想這話題,
讀書時的作文功課中,必會有「我的理想」這題目,
到畢業或升學選科的話,亦會考慮到理想與興趣這問題,
與一班熱血繪畫人見面,談及理想,繼而令我有所感想......
不論在與友對話,看雜誌訪問,看電視的訪問,或比賽的參賽者的說話,
每當所提及的理想是以下這一類的說話:
「我很喜歡唱歌,能夠在別人面前唱歌,我便開心!」
「我希望能有天成為獨立繪本家!」
「我很想做個作家!」
「能推動多一點人去懂我這門興趣便好了!」
「錢並不是一切,希望能找到足夠基本生活的錢之外更能有滿足感!」
「雖然現在很辛苦,但我不會放棄我的理想」
.........之類之類........
當我們的理想夢想是一些非大路主流的,或是不容易成功,不容易膁錢的,
總會發現或聽到這某些評語:
「不切實制!」
「咪成日發白日夢啦!」
「肉麻!」
「搵唔到食架!」
相反,或許,若我們說:我的理想是當中個出色的醫生、律師、生意人....
則較少會有人會反對或有以上的反應,為何會這樣的呢?
但,更有趣的情況,當這些人若有一天真的成功地做到一個出色的
畫家、繪本家、歌手、作曲家、作詞人、樂手......
又會有些人會說:
他成名了,怎麼都講錢;
他成名了,但現在沒之前的作品好看,太多商業作品喇;
難道,這一類的人就是只可以有夢想,不能飽肚?
有趣,我們不會說醫生收錢太商業,我們不會說律師太市儈,
但若在這一班有夢想的人刻苦地為理想進發的過程不被明白、欣賞及支持,
當發展至有點成績的時候,或許會有些品牌或商業活動的合作機會、
為何又要在這個時候說他們太商業太現實。
當堅持理想但沒有太大收入時被說不實在,發白日夢;
當有成績時被說太現實,市儈,
若說理想是當醫生,律師,基金經理是有大志,
若醫生,律師,基金經理收取的金錢是專業,
那一個追求滿足感,追求做一些表達人性.感性的工作的人,
為何是沒有大志?但又為何當他成名搵錢又說市儈?
熱血不用供養父母?熱血不用交租?熱血不用開飯?
我不夠熱血而未能全程投入理想,
我亦不夠專業而沒有賺大錢,
只是仍會買飛支持有熱血的音樂人,表演者等,
買繪本家的作品,明白他們的商業活動,
其實,其他的大路工作在賺大錢背後亦可有心,有火,
相反,熱血理想的人,在追尋夢想背後亦要膁一點錢生活吧!
有火,有理想,有夢想的朋友們,請你們堅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