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伍家謙的對話
在一叉姐的微博一周年party中,與你的新聞報導員伍家謙對話,
談及他的「娛樂太多,興趣太少」這話題,繼而談及尋找工作的價值觀...
工作的短炒起步點
在大部份家長的期望下,都會指引著子女讀怎麼科目會有前途,
但往往,這前途被轉化成「錢」途,因而,一些七八十年代大眾所認為
會較有賺錢能力的行業如醫生、律師、會計師,至近年的地產、金融,
都是不少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更變成一般人的價值觀:
就是一開始踏入社會工作即問的入息起點,加薪機會這等「錢途」問題,
結集成一種以有多快的搵錢機會的急功短炒價值觀。
發展出這一種的價值觀當中或許包括了某些原因,社會發達,容易有有比較之下,
人自然追物質追求會變得有更大的內心影嚮,另政府的福利、保障、政策等,
令市民未能有安全感之下,亦希望快一點多找個錢給自己多一點的自我保障。
長線遠觀的興趣起步點
與家謙的對話,我們不約而同的相信,若我們能先對所選的學科或工作感興趣,
有投入、認真及努力的話,其實老土的一句:行行出狀元,絕對是真確的,
就以家謙的一位親友為例,當人人報讀一些大路一點的學科時,那位親友選讀了
一科相對沒有太明確前景的學科 - 美術史,特別在香港這以金融地產為主的地區,
但能說的是,到今天為止,那一位小朋友,經過多年的努力,投入,
成為獨當中面的「画框修補師」:一個很專業的工作!
或許,有些人仍會說,修補画框能找多少錢?
我敢大膽的說:生活一定不成問題,更是一種專業!
老實的說,其實很多不同的行業,都可以做得出色和專業,
只是這些行業,或許都要經過較多的時間去建立經驗及自己的專業:
如作家、畫家、修車改車、大廚、造衫、舞台表演者.....數之不盡的,
都一樣可以有前途,有生活,有專業,有尊重!
如家謙所說,若我們多一點從自己的興趣出發,
不要太在意最初的得失,凡事先用心,從心出發,
自然,會在自己喜愛的興趣中發展出一番事業。
如家謙所說,若我們多一點從自己的興趣出發,
不要太在意最初的得失,凡事先用心,從心出發,
自然,會在自己喜愛的興趣中發展出一番事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