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La Parole 社會企業x美食x慈善


今晚有幸多得枊生帶領下,去品嘗一頓美味晚餐之餘,
更能多加了解社企原來亦可美味,對,若閣下曾經聽過
Leonidas Chocolates&Cafe 這一知名社企朱古力品牌,
今次位於上環文咸東街22-26號柏廷坊3樓的La Parole
又是這一對心地善良又親力親為的黃生黃太的最新計劃。


Benji's 庭恩兒童中心,主要為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及
其家庭提供服務,而上述的朱古力店及這一家餐廳,
就是支持著這兒童中心運作的美味社企,
不要以為社企沒有做餐廳或美食的能力,相反,
黃生黃太本就是出色的餐飲業經營者,只是滿有愛心的
他們把這餐廳所得都拿去幫忙別人,在現今金錢及享樂主義
的社會中,他們絕對值得尊敬。


我不是美食家、食評人,因此不懂如何用文字把美食
寫得活靈活現,但我仍很想分享這一間有享用美食又同時
在做慈事的好地方吧。La Parole主要提供法國菜,
而他們的年青主廚Mr Eric Taluy, 有在法國米芝連餐廳的經驗,
更曾在上海世博中擔大顯身手。


今晚的第一道頭盆是龍蝦,輕輕聞一聞,
有一點很香的燒烤味傳入鼻中,未放入口
巳先感到很滿足的香味,龍蝦肉質很結實,
而龍蝦的鮮味亦保留得很好。



湯是黑松露蘑菇湯,很大片的黑松露,
並不是一般的給你看到的只是幾點的「黑」松露碎,
當然,你要喜歡蘑菇湯才好點這個,因湯的蘑菇味亦很香濃。


主菜有多款選擇,我點了羊,驚喜的是配菜的炸薯亦很美味,
薯蓉配合了一點的調味及配料再炸成巨薯條,外面香脆內裹軟滑,
而羊架的肉質很不錯,我個人很喜歡羊肉那一份膻味,當然,
Eric亦把這一份膻味處理得很大體,因膻味不算太濃,
只在有少許脂肪及左近的部份會較膻一點,這樣,
對於喜歡羊而又不大喜歡膻味的朋友會剛剛好,但我個人會喜歡再膻一點。


旁邊的朋友點了魚,他更分了一點給我試,
我一向覺得魚還是中國式的蒸魚最美味,西方的魚都靠醬汁,
但這一味魚煎得不錯,有一點點薄薄的黃金脆皮,
有趣的是魚肉比我想像中的多了淡口,有一點點我們蒸魚的鮮味。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我不是太懂太歡喜甜品,
所以很對不起,未能作詳細的推介,
但單從外觀相信都會令喜歡甜品的朋友開多個胃。


午餐大約百多元,而晚餐有三種選擇:
三度菜式:前菜、主菜及甜品 HK$ 380
四度菜式:前菜、湯、主菜及甜品 HK$ 428
而廚師推介,由當日的材料的主廚精製,及多一款前菜,約六百多,
若你想請客或與朋友共進晚餐,享受美食美酒之餘,
同時為社會做點慈事,這絕對是一個好選擇。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短炒或長線


與伍家謙的對話
在一叉姐的微博一周年party中,與你的新聞報導員伍家謙對話,
談及他的「娛樂太多,興趣太少」這話題,繼而談及尋找工作的價值觀...


工作的短炒起步點
在大部份家長的期望下,都會指引著子女讀怎麼科目會有前途,
但往往,這前途被轉化成「錢」途,因而,一些七八十年代大眾所認為
會較有賺錢能力的行業如醫生、律師、會計師,至近年的地產、金融,
都是不少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更變成一般人的價值觀:
就是一開始踏入社會工作即問的入息起點,加薪機會這等「錢途」問題,
結集成一種以有多快的搵錢機會的急功短炒價值觀。

發展出這一種的價值觀當中或許包括了某些原因,社會發達,容易有有比較之下,
人自然追物質追求會變得有更大的內心影嚮,另政府的福利、保障、政策等,
令市民未能有安全感之下,亦希望快一點多找個錢給自己多一點的自我保障。

長線遠觀的興趣起步點
與家謙的對話,我們不約而同的相信,若我們能先對所選的學科或工作感興趣,
有投入、認真及努力的話,其實老土的一句:行行出狀元,絕對是真確的,
就以家謙的一位親友為例,當人人報讀一些大路一點的學科時,那位親友選讀了
一科相對沒有太明確前景的學科 - 美術史,特別在香港這以金融地產為主的地區,
但能說的是,到今天為止,那一位小朋友,經過多年的努力,投入,
成為獨當中面的「画框修補師」:一個很專業的工作!

或許,有些人仍會說,修補画框能找多少錢?
我敢大膽的說:生活一定不成問題,更是一種專業!

老實的說,其實很多不同的行業,都可以做得出色和專業,
只是這些行業,或許都要經過較多的時間去建立經驗及自己的專業:
如作家、畫家、修車改車、大廚、造衫、舞台表演者.....數之不盡的,
都一樣可以有前途,有生活,有專業,有尊重!

如家謙所說,若我們多一點從自己的興趣出發,
不要太在意最初的得失,凡事先用心,從心出發,
自然,會在自己喜愛的興趣中發展出一番事業。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理想之價值


從小到大,從讀書到工作,都會有很多機會談及理想這話題,
讀書時的作文功課中,必會有「我的理想」這題目,
到畢業或升學選科的話,亦會考慮到理想與興趣這問題,

與一班熱血繪畫人見面,談及理想,繼而令我有所感想......

不論在與友對話,看雜誌訪問,看電視的訪問,或比賽的參賽者的說話,
每當所提及的理想是以下這一類的說話:

「我很喜歡唱歌,能夠在別人面前唱歌,我便開心!」
「我希望能有天成為獨立繪本家!」
「我很想做個作家!」
「能推動多一點人去懂我這門興趣便好了!」
「錢並不是一切,希望能找到足夠基本生活的錢之外更能有滿足感!」
「雖然現在很辛苦,但我不會放棄我的理想」
.........之類之類........

當我們的理想夢想是一些非大路主流的,或是不容易成功,不容易膁錢的,

總會發現或聽到這某些評語:

「不切實制!」
「咪成日發白日夢啦!」
「肉麻!」
「搵唔到食架!」

相反,或許,若我們說:我的理想是當中個出色的醫生、律師、生意人....
則較少會有人會反對或有以上的反應,為何會這樣的呢?

但,更有趣的情況,當這些人若有一天真的成功地做到一個出色的
畫家、繪本家、歌手、作曲家、作詞人、樂手......
又會有些人會說:
他成名了,怎麼都講錢;
他成名了,但現在沒之前的作品好看,太多商業作品喇;
難道,這一類的人就是只可以有夢想,不能飽肚?

有趣,我們不會說醫生收錢太商業,我們不會說律師太市儈,
但若在這一班有夢想的人刻苦地為理想進發的過程不被明白、欣賞及支持,
當發展至有點成績的時候,或許會有些品牌或商業活動的合作機會、
為何又要在這個時候說他們太商業太現實。

當堅持理想但沒有太大收入時被說不實在,發白日夢;
當有成績時被說太現實,市儈,
若說理想是當醫生,律師,基金經理是有大志,
若醫生,律師,基金經理收取的金錢是專業,
那一個追求滿足感,追求做一些表達人性.感性的工作的人,
為何是沒有大志?但又為何當他成名搵錢又說市儈?
熱血不用供養父母?熱血不用交租?熱血不用開飯?

我不夠熱血而未能全程投入理想,
我亦不夠專業而沒有賺大錢,
只是仍會買飛支持有熱血的音樂人,表演者等,
買繪本家的作品,明白他們的商業活動,
其實,其他的大路工作在大錢背後亦可有心,有火,
相反,熱血理想的人,在追尋夢想背後亦要膁一點錢生活吧!
有火,有理想,有夢想的朋友們,請你們堅持!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打困籠


基本中打困籠
有些遊戲是考我們解困,但往往就是打困籠。
就像今天的香港,十問題九個解決方法,
加上每一個解決方法引發另一個問題沒完沒了的.....

不知從何開始的,我們的理財政策越來越似必利痛,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六千元的一個用錢來減低市民的怨氣,
而事實我長遠問題、計劃卻一點都沒有點子,
我只笨笨的想,每人派的六千元加起來有四百多億,
分二十年用,每年都有二十多億,或許分開四份,
醫療、教育、老人福利、幫助低下層,每方面都多五億用,
不過,事實又係咪咁理想咁簡單,我真的不懂。

而這困籠,慢慢引發更多的問題出來,
首先是我們的中下基層市民真的有需要去幫助他們,
市民的福利,老人的問題的確存在,政府要一一解決,
就先必要有安穩的收入,增加鋭收引發大遊行,
政府最後只有繼續以高價賣地來保持收入,
弄至今天的麵粉貴過麵包,紅磡最新賣地成交一萬蚊呎,
假設建築成本四千,發展商mark up千幾,咁又要賣萬五六蚊呎,
之前元朗賣地成本都四千蚊呎,即係又要賣六千蚊呎,
地貴、樓貴、租貴,弄至小商戶都不能生存,
同時,亦令致租得起的商戶都要加價或在其他地方節流,
如品質、服務、人工....等等,最後結局就是財富轉移,
基層生活成問題。

最低工資加困籠
最低工資本來的目的是令基層市民有回一點兒的生活基本水平,
但今天的最低工資,把香港的困籠變本加勵。

行業結構問題
先出現的問題,是令不少行業結構轉變,如以往的所謂學徒,
就在星期六,有一髮形店,把所有的負責洗頭的員工都炒去,
原因是,以最低工資八千左右計算來請一個還要訓練的學徒,
理髮店或許實在付擔不了,類似的行業如車房學徒、麵包學徒...
學徒本來是一種給沒有讀書興趣的人有機會學一門手藝的方式,
但最低工資把這種方式推番。

計算方法問題
以一個送稿員,若以HK$28 x 9個鐘 (朝九晚五) x 30日,
即大約HK$7,560一個月,若以此作月薪計,即刻出事,
因為大月是31日的,計起嚟變咗HK$27個鐘,唔夠數,
需知現今香港無乜幾多行業有OT錢,但又無乜幾多行唔洗OT,
一個唔該,送稿遇上交通問題,遲咗半個鐘,除又會唔夠數,
另外,以31日計的話,即月薪要HK$ 7,812蚊。
最後,計唔計有薪假呢?計唔計OT呢?計唔計飯鐘呢?
呢啲問題因此而出,不知會否最後月薪都會變月月計,
二月計廿八日、小月計三十日、大月先計三十一日?

另外,我有一個朋友,他是沒有底薪的,但有時計花紅時可以是一出便十數萬,
但亦會有時整個月都沒有生意、或是未完成的交易,那個月便一蚊都沒有,
那又算不算低於最低工資?

老闆的算死草問題
為不用增加成本,不少超市都轉提早收半小時,有快餐店把員工工時減少,
亦有轉時薪計不計飯鐘假期的,顧主都費盡心思以免提高成本。

員工的偷雞問題
亦有機會有些員工會以此為計,把本應可以兩小時完成的工作,
弄至三小時完成,會增加工時換取更多工資。


成本轉移引至通漲問題
不少的最低工資引至的成本高漲都很快地沒有商量下轉移至用家身上,
如大廈管理費,以我為例,住家的隨便都增加HK$150,
office更增多HK$1,500,睇個醫生又由二百四加到二百八,
快餐店靜靜地兩蚊兩蚊咁加,乜都加之下,但係並非每種行業都可以加,
就連律師,我仍可找到不少六千蚊一年的顧問套餐,免費出信!

以這種成本轉移加價潮,最後基層雖然工資多了點,
但最後面對這種變相通漲下,或許,最後生活一樣沒有改善


解困籠

的士加價,原先為的是的士師機的收入,
但還未實行,的士行又即刻話加租,咁加咗嘅只係比咗的士行?

電車加價,雖然只係幾毫子,用嘅借口竟然係:如果唔加,安全問題、
系統問題同舒適度都不能改善,吓?唔加唔安全?我真係想問:你大我呀?


有些時候,遇上交通打困籠,左線右轉因有車在中間頂著,
向前的又給右線左轉的頂著,對頭線又給左線頂著,
看似一個解不了的結,細心的去想,去看,
原來,我個很多時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先行,
著著都在要求別人給予我們怎麼怎麼,但卻沒有想過我們可以做些怎麼,
所謂,大有大貪,小有小貪,打困籠的源頭是人人都以自己行先,沒有一個願退一步,
若然,我們都願以大局為重,大企業願意給多一點兒企業良心;
老闆多點為員工設想;員工亦不要跟公司事事計較去努力,
總會有解困一天。